4月3日,黔西南州安龙县龙广镇第二幼儿园大班段开展“清明寄情,童心传承”主题活动,将传统文化与食育课程有机结合,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清明文化。
幼儿园里,大(1)班的孩子们正专注地进行草本染蛋(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孩子们小心翼翼地用紫甘蓝、姜黄等天然染料,在煮熟的鸡蛋上描绘出五彩斑斓的图案。“老师,我的蛋变成蓝色的了。”小朋友们兴奋地举起自己的作品。这项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传统染色工艺,更培养了他们的专注力和审美能力。
“我奶奶说清明节都要吃青团。”小朋友一边揉面一边说。在隔壁教室,大(2)班的孩子们正在制作青团(清明美食共享)。从和面、包馅到成型,孩子们都亲自动手。虽然有些青团形状不太规整,但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而大(3)班则开展了寒食大赏活动。孩子们分组合作,用各种水果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拼盘作品。在分享环节,孩子们互相品尝,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第二幼儿园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系列活动,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深入理解清明节相关食育课程文化内涵,激发他们的探索欲与创造力,这是一次将传统文化教育与食育融合的有效尝试。
贵州教育报记者 潘国虎
编辑 陈茜茜
二审 廖波 罗欢
三审 赵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