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峡江特产”到“世界名片”——秭归脐橙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9:39:00    

秭归的四月,花香四溢,美不胜收。层层叠叠的山坡上,金灿灿的伦晚脐橙压弯枝头,与枝头初绽的洁白橙花相映成景,构成“花果同枝”的奇观。

新华社发(郑家裕 摄)

穿梭其间的果农、盘旋作业的无人机、此起彼伏的电商直播声,共同勾勒出一幅现代农业的丰收画卷。这颗被誉为“黄金果”的晚熟脐橙,正通过科技赋能、渠道革新与产业融合,开辟出一条乡村振兴的“甜蜜路径”。

从“靠天吃饭”

到“数字果园”

“甜度14.5,比去年又提升0.5度!”省农科院果树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宋放手持测糖仪,在水田坝乡下坝村的果园里现场检测。作为全球唯一实现“花果同枝”的晚熟脐橙品种,伦晚脐橙得益于三峡库区独特的“冬暖春早”气候,在长达14个月的生长期中充分积累养分,其维生素C含量达普通橙子1.5倍,果肉细腻无渣的特性更令其成为市场新宠。

走进维楚云仓数字化分选中心,价值千万的光电分选线正高速运转。“这套设备能在0.1秒内完成糖度、重量、颜色等10项指标检测,将果品细分为6个等级。”负责人王恩杰介绍,通过精准分级,精品果售价可达10元/斤,是普通果价格的3倍。

通讯员周仕伟 摄

而在田间地头,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系统正实时监测土壤墒情,配合无人机植保实现精准作业。归州镇屈原庙村果农佘西强望着挂满枝头的果实感慨:“今年12万斤产量,3元/斤的收购价,还有无人机帮忙运输,种了半辈子橙子,从没想过能这么省心。”

从“山间果园”

到“云端市场”

脐橙产业园中直播带货。彭强 摄

“家人们看这个果肉,汁水都要溢出屏幕了!”

晌午时分的维楚云仓里,20余名主播同时在直播间吆喝。仓库另一侧,“橙子姑娘”郑玉芹正指挥工人分拣鲜果。这位放弃大城市高薪返乡创业的80后,用国潮风包装将12粒装礼盒卖到328元,让秭归脐橙从“论斤卖”升级为“论个卖”。

秭归脐橙直供北京大型超市。图片来源:宜昌市农业农村局

“今年我们启动‘千城万店’计划,已与全国前十连锁水果企业达成合作。”郑玉芹展示着销售数据:首批覆盖411家门店,5天售出320万斤,销售额突破2400万元。在物流端,邮政“脐橙专线”实现“上午采摘、下午发货、次日达全省”,顺丰“航空+冷链”将出口运输时效压缩至48小时。目前全县已设立30个村级服务站,构建起从枝头到舌尖的极速通道。

从“单打独斗”

到“全链共赢”

在水田坝乡野桑坪村,果农周启国刚将12万元货款存入银行。“6.1亩伦晚收入翻番,多亏‘橙信贷’解了燃眉之急。”他所说的,正是秭归农商银行创新推出的秭归柑橘产业链贷款金融服务。该行副行长韩宗辉介绍,通过“1+4+7+N”服务模式,已开发“橙信贷”“以橙相贷”“橙信e贷”等多个特色产品,累计发放贷款11.57亿元,覆盖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

秭归县维楚云仓脐橙电商产业园。彭强 摄

金融活水滋养下,“物流+产业+电商”融合模式迸发乘数效应。维楚云仓创造600余个季节性岗位,带动26万果农增收。在包装车间,“宝妈队长”鲁锋正带领70多名妇女分拣果实:“以前外出打工,现在家门口月入6000元还能照顾孩子。”标准化品控体系更让“秭归脐橙”品牌价值跃升至166.78亿元,成为全国知名的农产品品牌。

从“峡江特产”

到“世界名片”

截至4月17日,伦晚脐橙已售出11.1405万吨,占应销售总量的51.5%,平均售价每公斤6.8元。其中,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伦晚脐橙占比高达50%。秭归脐橙不仅在国内市场深受欢迎,还远销海外,成为连接峡江与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

外国客商正在体验橙园采摘。彭强 摄

4月22日,在水田坝乡龙口村的观景台上,来自沙特阿拉伯阿拉拉比贸易公司总经理伊纳德举着手机拍摄“花果同枝”奇观:“我们要把这种‘四季有鲜橙’的奇迹展示给海外客户。”目前,秭归脐橙及其产品远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在伟大诗人屈原写下《橘颂》的这片土地上,“后皇嘉树,橘徕服兮”的古老吟诵,正化作现代农业机械的轰鸣、电商直播的声浪、果农爽朗的笑声。当无人机载着伦晚脐橙穿越三峡云雾,这条由科技创新、渠道变革、金融赋能交织而成的“甜蜜产业链”,在峡江深处奏响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记者胡兴军,通讯员郝明曦)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