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共探空间计算未来,南海产教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21:34:00    

4月28日,2025·空间计算大会暨空间计算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仪式在南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该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专程前来参会的国内企业代表讲解空间计算的未来发展前景与人才培养思路。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学林,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科技部原副部长吴忠泽等嘉宾出席活动。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致辞,诚邀各方来南海,合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人工智能成果转化地。

活动现场。

专家论道空间计算,解析行业机遇挑战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下,空间计算凭借其强大的数据整合能力、智能算法驱动和虚实协同优势,正在重构物理世界的资源分配与运行逻辑,此次大会邀请政府主管部门领导、院士专家学者及行业领军人物,围绕推动空间计算技术在重点行业的典型应用和融合创新,解读产业与人才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索各行各业数智转型新思路、新方案。

空间计算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式成立。

仪式上,空间计算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式成立并授牌,位于南海区大沥镇的广东省空间计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共同体的理事长单位。共同体为解决空间计算行业当前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突出、技术应用落地困难、产学研用协同不足等困难而成立,将围绕空间计算领域,构建产业与人才协同发展的服务载体,推进空间计算产业人才标准制定,为空间计算人才培养提供科学指引;通过开展人才评价,促进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将作为共同体的指导单位,积极推动相关行业人才需求与标准研究,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促进空间计算领域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更好适配。”李学林表示,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归根结底要依靠人才,加强空间计算产业人才培养,对于推动未来产业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沈昌祥,吴忠泽等专家学者分别登台,围绕《打造安全可信产业体系和人才队伍,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AI+空间数据全栈赋能,共赢数智未来》等主题开展分享演讲。

科技部原副部长吴忠泽围绕空间计算作主题分享。

大沥企业家、广东省空间计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逵表示,举办此次活动,是为了给企业普及对空间计算的认知,引导他们用好AI这项工具来提质增效。未来将发挥共同体的优势,编制《空间计算经典案例集教材》,通过联动学校、企业等多方资源,共同培育大批空间计算人才,让新的专业培养新的劳动力,继而发展新的生产力。

前瞻布局抢占先机,南海智驱产业跃升

“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绿色智能计算成为重要的产业方向。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制造强区,南海紧抓时代机遇,迅速布局人工智能产业,牵引新质生产力发展。”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从“政策有力度、底座有支撑、应用有场景、发展有生态”这四个“有”介绍南海发展人工智能、空间计算领域的优势,并向现场嘉宾发出邀请,希望各方来到南海,合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人工智能成果转化地。

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致辞。

南海的提前布局,为如今的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发展做好了铺垫。早在2023年6月,南海区便在全市率先发布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围绕算力、算法、数据三大核心要素,积极整合资源,构建产业生态,打造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建设。

据统计,南海区有超6800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居佛山市首位。算力服务供给方面,目前南海区已建(在建)有2个区级政务云机房以及一批企业级数字化基础设施,总规划1000P的智算中心项目也在提速推进中,首期100P的智算中心预计年中建成。

今年3月7日,南海举办“AI联千行百业,智领产业新程”人工智能培训会,特邀广东省政协委员、世界数字科学院国际首席人工智能官杜兰博士,带来全球视野下的AI技术革命解读。不久之后,佛山(南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会议召开,科大讯飞佛山人工智能产业基地落地。多家企业签约入驻,在具身机器人、大健康等应用领域与产业基地达成合作共识,政企携手按下产业跃升“加速键”。

南海是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浓度、人才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南海也正以数字之力赋能实体经济,以创新之势激活发展动能。正如顾耀辉所言,新成立的空间计算产教融合共同体,将为南海搭建与顶尖高校、科研机构对话合作的桥梁,也将为大湾区人工智能人才高地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文/南海融媒记者 吴志恒

图/南海融媒记者 吴志恒 曾锐波

视频文案/南海融媒记者 曾锐波

视频拍摄/南海融媒记者 曾锐波

视频剪辑/南海融媒记者 曾锐波

通讯员 李翠姗 郑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