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什么不救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0 04:20:23    

人有三不救

无德之人:不救那些品德败坏的人。

无信之人:不救那些不讲信用的人。

冷血之人:不救那些冷酷无情的人。

老了体力有限,有三不救

以生命为代价的不救:不救那些因为自杀或冒险行为而处于危险中的人,但会及时报警。

《民政部关于印发 的通知》(民发〔2014〕132号)规定 中列出的不予救助的情形 :

拒不配合安全检查:求助人员如果拒绝接受安全检查,则不予救助。

拒不遵守物品管理规定:求助人员如果拒绝遵守物品管理规定,则不予救助。

自身有能力解决食宿:如果求助人员有能力自己解决食宿问题,则不予救助。

索要现金,拒不接受其他救助方式:求助人员如果只索要现金而不接受其他救助方式,则不予救助。

拒不提供或拒不如实提供个人信息:求助人员如果拒绝提供或不如实提供个人信息,则不予救助。

其他不符合救助条件的情形:其他不符合救助条件的情形也将不予救助。

《湖北省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实施办法》规定

一年内已被同一救助单位救助3次以上的:

救助站对这类求助人员不予救助。

成语

坐视不救:指看见别人遇到困难或危险,坐在一旁看着不去援救。这个成语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见死不救:指看见人家有急难而不去救援,形容冷酷无情。这个成语的意思与“坐视不救”类似,但更强调在有能力救助的情况下故意不救。

法律含义

见死不救的法律性质:指行为人在面临他人的合法法益受到损害时,具有对应的救助法律义务或者阻止损害的救助能力,但行为人却不进行救助的行为。这种行为一般具有以下四种特征:

行为人具有救助义务:行为人具有法律上的救助义务。

救助能力:行为人具有救助的能力。

面临损害:他人面临严重的危险或损害。

故意不救:行为人在有能力救助的情况下故意不进行救助。

这些信息涵盖了不同情境下的“不救”行为,包括道德、法律和社会救助等方面。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