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徐玉芹 实习生 张冉
近日,济南市乡村振兴“组团式”帮扶甘肃省积石山县教师团队的林海老师为积石山县大墩峡景区拍摄的一段英语宣传视频引发关注。
林海来自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一位英语教师,2024年2月响应国家号召,作为济南市乡村振兴“组团式”帮扶甘肃省积石山县教师团队的一员到积石中学支教。
视频截图
远赴边远地区帮扶支教
“这个视频是积石山县委宣传部打造积石山县旅游‘六张特色名片’项目的内容之一,是关于大墩峡景区的介绍。因为要求用英语介绍,县委宣传部就请积石中学的董洪海校长推荐一位英语老师来完成这个工作,董校长就推荐了我。”林海告诉记者。
林海,是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英语教研组的一名教师。2024年2月,他响应国家号召,作为济南市乡村振兴“组团式”帮扶甘肃省积石山县教师团队的一员,远赴正处在震后重建的国家四类艰苦边远地区——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积石中学,积极投身帮扶支教最前线。
积石中学位于一个比较偏远的小县城,在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处,平均海拔2700米。面对单程3小时的山路车程、长达5个月的严寒气候,林海不仅没有退缩,甚至在抵达当天就投入到铲冰除雪的工作中,迅速融入当地教师队伍。林海告诉记者,相较于他在济南就职的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而言,积石中学的硬件设施比较落后。“不过,经过上一批帮扶校长和教师的努力,学校已经更换了新的课桌椅,还安装了护眼灯。”他开心地说,“学校还新建了两个听力教室和一个录播教室等,硬件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用爱浇灌西北的花朵
一年多来,林海和支教团队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在偏远的积石中学,用心用情书写新时代“鲁甘协作”的动人故事。
“从2024年2月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最初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尤其是英语,很多学生26个英文字母都写不全,但学生们对帮扶教师非常尊重,也非常热情。”林海告诉记者,经过一年的帮扶工作,他所带的两个班,英语成绩都有了明显提高。“在刚刚结束的甘肃省一诊考试中,对比一年前的成绩,班级平均分提高了16分,有十多位同学的成绩从60多分已经提高到90分以上。”谈到学生们的进步,林海言语间难掩喜悦。
据介绍,帮扶期间,支教团队全身心投入在积石中学学科教研和毕业年级一线。他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心学生们的生活和心理健康。林海获评临夏州帮扶教师优质课二等奖、积石中学优秀德育辅导员等表彰。
作为政教处主任,林海组织并主持了家委会会议、德育研讨会等活动。“我们组团帮扶教师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学会解题,提高高考分数,更要让他们学会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和同理心的人。”林海说。
长效帮扶,助铺求学路
支教一年多以来,林海真正了解了西北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他逐渐认识到教育组团帮扶工作的必要性。“教育组团帮扶的意义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价值观的塑造和人格的培养。”他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了积石中学的领导和老师们对提升教育质量的渴望、对教育事业无怨无悔的付出,以及学生们对知识纯真的渴望。林海说,“这些都让我觉得我的帮扶工作很有意义,我也愿意尽我所能去帮助这里的孩子们”。
目前,林海为期一年半的帮扶支教只剩最后半年了。谈及“希望自己为积石做些什么”,林海说,“我会再多努力一点,再多付出一点,再多爱学生一点。”他说,“我能做的就是一位人民教师必须要做的普通与平凡、简单与细小的工作。”他现在带的是高三年级正处于高考冲刺的最关键时刻,他希望自己尽最大努力抓好英语备考工作,“不让任何一位学生掉队,努力提高每位学生的英语成绩,助力他们实现自己的大学梦”。
作为教研组长,接下来,林海想抓好集体教研,将济南市和山东师大附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做法植入积石中学教师的课堂里,“培养一批青年教师,传好教育帮扶‘接力棒’,打造一批‘带不走’的高质量师资队伍,保障帮扶出实效、保长效。”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