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闲林,茶山叠翠,云卷云舒。3月29日上午,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闲林街道桦树村村委,一场以诗为媒、以茶会友的春日雅集拉开帷幕。主会场内,身着汉服的主持人手持折扇,与身着茶农服饰的小学生并肩而立,朗声诵读:“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古筝声悠扬,杜牧的《江南春》与白居易的《山泉煎茶有怀》交织成诗画长卷,将现场观众引入“茶山诵春”的意境。
镜头切换,大屏幕上同步呈现分会场画面:云栖村的茶农迎着日出采下第一捧嫩芽,桦树村的狮山步道游人如织,西溪源村的洞山美术馆与青翠茶园相映成趣。笛箫声里,朱熹的《春日》与黄庭坚的《品令·茶词》随风入耳,三处茶山的春色与诗意,在“一诗一茶一山水”中徐徐展开。
一片绿叶托起“共富梦”
“闲林的春天,是茶香氤氲的春天,更是共同富裕的春天。”闲林街道党工委书记许正良在致辞中道出活动深意。近年来,闲林街道以“一片叶子”撬动乡村振兴,通过整合茶资源、吸引人才返乡创业、积极开展农民素质教育培训、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让昔日“藏在深山人未识”的茶山,蝶变为“林下生金”的生态经济样板。街道探索了扶持政策,建立健全投资茶产业激励机制,在茶产业培训的运作过程中,构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产、制、销一体化”的新型模式,开展茶叶标准化生产加工、手工茶叶炒制、初中级茶艺师等培训,截至目前,已培育出百余名专业茶叶品鉴师、数十名电商直播能手。
活动现场,“闲茶共富”签约仪式成为焦点:余杭农商行闲林支行与云栖村达成金融助农合作,千岛湖原水公司为桦树村引入生态旅游开发资源,华夏优途文旅集团与西溪源村签约打造茶旅IP。“从资金、技术到市场,多方合力为茶产业插上腾飞之翼。”一位茶企代表感慨。
随着十位身着霓裳的茶礼使者款款登台,“闲林茶礼”走秀将活动推向高潮。从手工炒制的明前龙井到融合现代设计的茶器礼盒,十件茶礼承载着传统技艺与创新思维的碰撞。茶企代表陈师傅捧起一罐新茶感慨:“从炒制到包装,我们坚持手工技艺,只为留住这口‘春天的味道’。”
在十大茶礼中,胡家岭十三户的故事尤为动人。云雾深处的胡家岭,仅剩十三户茶农世代扎根,他们以双手丈量时光,用血脉守护一片青绿。茶篓里盛着祖辈的叮嘱,茶香中飘着童年在山间奔跑的回声。自南宋茶事兴盛至今,他们依然遵循“手工采摘、人工除草”的古法,用一双手守护百年茶山,一颗心传承千年茶魂。
另一品牌古月太公的背后,是守茶人胡兴华的坚守。2010年,他组织25户茶农成立合作社,统一传授古法技艺;2015年,其茶叶通过欧盟出口检测,成为胡家岭茶叶出口的破冰者。而福庆叔叔则深耕有机茶领域,120亩茶园深藏午潮山国家森林公园,坚持“天然化种植”,以“健康、环保、安心”的匠心,为茶客奉上大自然的纯净馈赠。
一组路线解锁“茶香新玩法”
如何让茶香飘得更远?闲林街道当天发布的“享春路线”给出了答案。
三条主题线路将茶山、古村、步道、民宿串联,打造“可游、可品、可宿”的沉浸式体验。在“漫游观湖闻茶香线”,游客可漫步象山步道俯瞰闲林湖“超级大碗”,到旗枪茶园亲手炒制新茶;而“晨光茶园慢生活线”则让人凌晨登大朗山追日出,午后在老街茶馆“偷得半日闲”;文艺青年更偏爱“治愈小清新线”,洞山美术馆的镜面桌、晴山咖啡的特调饮品、综艺取景地“如是山丘”民宿,成为朋友圈的打卡热点。
一杯好茶叩响“品牌强音”
活动现场还正式发布了“闲茶矩阵”品牌。随着大屏幕上茶叶图案渐次点亮,闲林龙井的区域公用品牌标识和“闲林龙井一杯好茶”的醒目标语跃然眼前,宣告闲林龙井从地域品牌向产业矩阵的跨越。随着一声锣响,主会场与三处茶山分会场同步开启开采仪式,茶农们身着统一蓝布衫,手指翻飞间,一芽一叶落入竹篓,镜头记录下“春日采茶忙”的诗意画卷。
接下来,闲林街道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扩大闲林龙井品牌影响力,深化“茶+旅游”“茶+文化”“茶+科技”产业模式,为余杭建设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注入绿色动能。春茶已醒,只此青绿;共富路上,闲林正以茶为笔,绘就一幅“幸福和美·善治闲林”的新时代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