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里,毫不起眼的烟头往往被大众忽视。但这个微小的废弃物实则隐藏着巨大的火灾隐患。为了让大家深入了解烟头引发火灾的条件和过程,近日,萧山消防大队开展了一系列烟头火灾实验,用直观的方式提升大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此次实验设置了五个场景,全面展示烟头在不同环境下的火灾风险。
在“烟头与纸箱”实验中,干燥的纸箱被平放在桌面,点燃的烟头放入其中。干燥的纸箱纤维一接触烟头火星,温度就开始攀升,随即冒烟。仅仅4分钟,纸箱便燃起明火,此时温度高达165℃。若有风力助力,烟头火星传播更快,纸箱燃烧速度也会大幅加快。
在模拟野外干树叶堆积场景的实验里,未熄灭的烟头被投进装有干树叶的容器。起初,似乎毫无动静,可5分钟后,树叶堆开始冒青烟,而且烟越来越浓,部分树叶边缘出现黑色烧焦痕迹。8分钟时,树叶堆被成功引燃,明火出现,温度达到159℃。
把未熄灭的烟头扔到棉花堆及表面,又是另一番状况。短短2分钟,棉花表面就被熏黑;6分钟时,棉花内部和表面都呈现烧焦状态,虽然没有起火,但香烟内部温度已飙升至420℃。
消防员还专门针对烟头与稻草堆,做了两次实验。首次,烟头被放置在干稻草堆里,2分钟后冒烟,不过6分钟时烟头熄灭,稻草堆未起火;第二次,将烟头放在干稻草上方,保证其与空气充分接触,4分钟后,白烟愈发浓烈,温度持续上升,第7分钟,稻草堆被点燃,温度达130℃。
最后,在模拟居民小区环境的实验里,晾衣架上晾晒着普通被套,消防员将未熄灭的烟头从高处抛下。3分钟后,床单就被烫出若干黑色小洞。消防员表示:若被套里有鸭绒、鹅绒等易燃物,极有可能引发火灾。
实验证明,看似微不足道的烟头,在特定条件下极易成为火灾源头。萧山大队特此给出消防提示:一定要正确处理烟头,确保完全熄灭后再丢弃,远离易燃物;吸烟时使用不易燃的烟灰缸,并定期清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公众充分认识烟头火灾的危害,倡导文明吸烟;室内场所务必安装烟雾报警器,以便及时察觉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