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水藻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何养好“藻类”?注意肥水要点)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0 08:21:45    

培水可以说是水质调节中最不好把握的工作,没有固定可用的模式,它是灵活多变的,受到每个池塘自身条件、营养物质和外源水条件等因素的约束,只有熟悉鱼塘的特点,才能培育出一池好水。

如何看水的肥瘦

水的肥瘦度是指水中藻类的类型和数量。浮游植物反应的水色可以决定池水的肥力,肥水具有肥、活、嫩、爽四个特点。

1、“肥”是指池水中饵料生物的丰度,水的颜色适中;2、“活”是指一天内水色的变化(一日三变);3、“嫩”是指水肥而不老,池水颜色鲜艳,不灰不暗;4、“爽”是指水质清爽,透明度适中,溶解氧含量高

水的肥瘦可按透明度区分和浮游生物种类区分,按透明度来分:

1、瘦水(透明度大于50cm)

2、一般的水(透明度大于30cm小于50cm)

3、肥水(透明度小于30cm)

如何培育良好的藻相

肥水培藻就得关注用什么样的肥来培藻好,目前水产肥有:

1、有机肥(即使用发酵的家畜类粪便或菜籽粕与适量化肥混匀包装上市);

2、渔肥(以硅酸为主适当添加微量元素的肥);

3、氨基酸型渔肥

有机肥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增加了底部负荷,容易造成底部败坏、发热发臭,虽然它有肥水的作用,但弊大于利,不建议在水产养殖中使用。

硅酸盐渔肥迎合了硅藻的繁殖,利用率高,在水产养殖中作为追肥更有效;

氨基酸肥是完全水溶的,无沉积物,并含有藻类所必需的营养素。它通过螯合作用很容易被藻类吸收,具有良好的低温效果;

目前,传统有机肥已逐步淘汰,氨基酸肥水和渔肥各有优点。氨基酸肥料在低温雨天效果好,作为基肥效果好,施肥快。渔肥作为追肥稳水效果好,成本低

根据藻类对碳氮磷和微量元素需求的比例特征,得出在养殖中后期不能人工补充氮肥的结论。由于磷容易沉淀,无论使用何种肥料,都需要添加适量的磷肥(磷酸盐含量高的鱼塘除外),每次追肥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不得过量使用。

常规肥水步骤


进水:用80-100目筛网套进水口,过滤野杂鱼和鱼卵,否则杂鱼和鱼卵会给养殖带来隐患;

消毒:水进到目标水位后,用消毒剂消毒,消除杂菌;

解毒:消毒后第二天或间隔二天,用解毒药品全池泼洒,清除消毒药残留,络合重金属,利于藻类培养;

施足基肥:施足基肥是为了满足藻类在池塘初次繁殖发展,保持充足的肥水,满足天然饵料的繁殖;

科学追肥:

1、藻类的新陈代谢,会导致因消耗营养物质减少,为了藻类的持续稳定,所以以水色和透明度为标准,定期或不定期少量补充营养。

2、因滤食性鱼类摄食速度广,超过藻类的繁殖速度时,需依水色变化定期或不定期追肥

肥水管理应遵循:低氮、高磷、高钙、弱碱性、多微量元素来调节,每次施肥量少量多次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