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及其他相关法律,以下情形下的贷款合同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如果身份信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他人使用进行贷款,且贷款合同上的签字非本人所签,该合同无效。
利用从金融机构套取的贷款进行转贷的行为,合同无效。
通过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获得的资金进行转贷,合同无效。
出借人明知或应知借款人将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合同无效。
合同内容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合同内容或目的违背社会公共秩序和良好风俗。
未取得法定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且利率超过法定上限(如年化率超过36%),合同无效。
使用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且损害国家利益,合同无效。
借贷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合同无效。
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借贷合同无效。
需要注意的是,合同无效并不意味着借款人可以免除还款责任。根据具体情况,法院可能会判决借款人需返还出借人实际出借的本金,并可能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合理的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