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正从尝鲜期走向落地期,从“好玩”走向“好用”,深入行业提质增效。记者4月8日从北京金融科技企业飞虎互动获悉,作为国内率先实现智能体商业化落地的金融科技企业,其金融业垂直智能体已覆盖银行、保险、证券等领域,并在风控、贷款面签等核心业务环节中发挥作用,年处理交易规模超千亿元,帮助相关机构大幅降低人力成本,并拦截高风险贷款近5亿元。
智能体应用在各行各业的突破,需要基于对垂直场景的深度理解。飞虎互动相关负责人介绍,基于此前8年远程银行服务经验,其将国产大模型DeepSeek与金融业务逻辑深度融合,构建起“RAG增强检索+多智能体协同+垂直工具链”的技术体系。在某省农商行的实践中,金融垂直智能体已帮助实现贷款面签自动化率90%,单日处理量1.3万笔。
金融智能体的价值在核心业务环节尤为凸显。针对银行业睡眠客户激活难题,其营销机器人Flybot在某城商行将信用卡激活率从12%提升至29%,风控机器人RCK通过8类风险检测,为某省农信减少年度坏账损失近5亿元。
飞虎互动副总裁乔彦军透露,今年银行等机构都在积极期待以智能体推动自身转型,例如某银行消费金融中心,90%的贷款面签业务通过视频作业机器人远程办理,年放款金额超350亿元。
据Research and Market预测,AI智能体的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51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47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4.8%。飞虎互动创始人、董事长石海东表示,随着DeepSeek的普及,大模型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得以应用,各种通用和专用的智能体将不断涌现。金融、医疗、精密制造等这种具有数据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特点的行业,会率先被AI智能体赋能。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孙奇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