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浙江放宽“店铺外摆”,不只是“一两米”的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7:22:00    

潮新闻

春暖花开的日子,走进金华小码头老商圈,只见一家名为“周五咖啡”的小店外,两张露营矮桌椅、一些绿植花草错落有致地排布着,几名年轻人围坐在一起聊着天,还不时有人举起手机自拍。

杭州市钱江新城商圈的平安悦坊商业外摆。受访者供图

“最近允许店铺外摆了,很多人就坐到了门口,生意都好起来了。”店主吴思萍对“外摆”吸引客流的秘诀娓娓道来:坐门口,能看到附近的古城墙,还能闻到鸟语花香。

这一变化源于一条“新政”——3月18日,浙江省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宣布,支持大型商贸企业利用自有场地进行外摆促销,支持符合条件的临街商铺开展外摆经营,协调解决外摆集中区停车难问题。

趁着“外摆放宽”的东风,最近,部分城市在维护城市秩序、保护环境且规范管理的基础上,还纷纷放宽对“路边摊”“临时摊位”的限制,这为广大想要自主创业的人打开了一条新就业通道,激发了人们的消费热情,也点燃了城市“烟火气”。

小小举措, 让路边鲜啤吧营业额提升了15%

夜幕四合,台州临海市人民路迅速变得热闹起来。石塘小海鲜排档店主叶林正,将一些桌椅搬到室外,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老饕们用餐。

“吹着海风,吃着美食,也算一种享受。”叶林正透露,得益于最近临海推进“商业外摆”工作,自家店门口多了8个外摆位置。现在,一晚上可翻台两次。“这可是一笔还可观的收入。”他笑着说。

“今年起,我们营造整洁有序、充满活力的市容环境,将逐步开放部分街巷的外摆,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接地气生活的需求。”临海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古城中队负责人谢禹表示,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就提出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包括鼓励各地区对促销活动、社区集市、户外展示、招牌设施设置等简化审批流程。浙江也下发了《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到要“支持符合条件的临街商铺开展外摆经营”等。

于是,他们在前期试点基础上,在部分街巷试行,让符合条件的临街店铺经营范围往外扩了“一两米”,有效带动了消费。

“闻风而动”的不止临海。在3月21日举行的金华市规范设置临时摊点工作会上,金华相关部门提出要推动规范设置临时摊点工作创新突破,并计划在全市范围内设置1万个临时摊点,以释放市场活力,提振消费信心。

杭州是近年来省内最早探索“放宽外摆”政策的城市。早在2023年3月,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杭州市城管局)就推出了《关于加大对商圈、商业街区外摆经营活动支持力度的指导意见》,允许商家将餐桌摆到店外。同时,商家户外促销活动一次审批后的开放时限,也从原来的8天延长至20天。

最近,杭州西湖边的“湖畔有艺市”小市集“火出了圈”。受访者供图

一年之后,杭州推出“外摆新政”2.0版,将可外摆的范围从市中心扩大到全市97个商圈、街区,且将外摆类型扩展到主题市场、文艺展演点等不同类别。

为进一步优化环境,给小微企业和商户提供更多“阳光雨露”,今年2月,杭州发布实施助力提经济促消费的“十允许、三服务”举措,进一步将外摆放宽到一些符合条件的临街小微店面,并提出为新装修商户提供店招店牌、广告设置等一系列城市管理领域的政策辅导、简化场地使用证明、帮助商户规范快捷办理相关手续等服务。这也被认为是即将推出的杭州“外摆新政”3.0版的雏形。

“开放外摆,增加城市烟火气,总体成效还是明显的。”杭州市商务局商贸运行处负责人介绍,以杭州武林商圈为例,今年审核同意的27家商业外摆商家中,就包含了Equal Parts等多家“杭州首店”。今年春节,武林商圈总客流量达274.06万人次,同比增长4.03%。

而放眼整个杭州,今年春节,包括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娱乐五大行业在内的消费总额为407.91亿元,同比增长7.8%。

数据背后,是实打实的“红利”。深夜11时,杭州市中山南路的各色小吃摊前依然人头攒动。一家只有20个平方米、居于道路犄角、名叫“30公里”的鲜啤吧门口,闪烁着两块霓虹灯牌。店外门口处,两张竹制矮桌子旁坐满了游客。

“过去不允许的外摆和广告牌,如今成了揽客利器。”店主蔡虹坦言,这一举措让店铺营业额飙升了15%。

“坐在店外,既通风透气,还能欣赏夜景,一举两得。”一位来自郑州的顾客说。

“放宽外摆” 彰显城市治理不断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近日,杭州进一步放宽外摆后,西湖边的“湖畔有艺市”小市集“火出了圈”。这个充满“非遗、宋韵、时尚”风的市集,晚上是夜市,等晚上10时市集收摊后,市集上的摆台、桌椅成了供路人和游客休憩的靠椅。“这个设计绝了。” 南来北往的游客,纷纷在网上点赞。

“放宽外摆,点亮了市集,带来了消费热潮,同时也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汤海孺表示,放宽外摆,绝不仅仅是店铺往外扩“一两米”及在一些人流密集的区域,设置几个“便民流动摊位”的事,背后更彰显了城市治理理念的变革。

据悉,目前,杭州不仅将大部分外摆审批权限下放至县(市、区)一级的城管部门,针对武林夜市等特色商圈,还制订了249个“一场一策”“一企一策”方案。

“比如吴山广场,里边商家很多,对灯光、招牌设置、促销场地划分等需求各不相同。一般我们会请属地街道先收集商家需求,提出‘一场一方案’,再联合消防、市场监管、环保等部门一起商讨对策,对方案进行把关、完善,一次性帮他们解决难题。”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容景观监管处处长杨益华说,综合施策、前置服务的做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西市街商圈是金华最大的商圈之一,拥有银泰百货等9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各类商家超3000个。

“最近,我们将外摆审批窗口前移至商圈的执法‘蓝次方’服务岗亭,同时结合‘智慧商圈’数字应用,让商家可以就近办理、一键完成外摆、促销等各种申请。”金华市婺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办公室主任陈进说,这些举措背后,是城市治理的“守门员”“管理者”身份向“服务员”角色的不断转变。

金华将外摆审批窗口前移至商圈内,让商家可以就近办理外摆的各种申请。潮新闻记者 钱关键 摄

为了让外摆更加有序和美观,在西市街商圈,管理部门还对各种店铺分门别类、分类施策,如对花市一条街,设置外摆“一米线”,让整条街花香四溢;五金工具、竹箩筐等店铺,外摆商品则被要求必须归置整齐……“总体上,我们对外摆的要求,是要既显个性又守规矩,亲民而不扰民。”陈进说。

“店铺外摆”放宽后,针对居民们最关心的“如何协调解决外摆集中区停车难”问题,近日,金华市创新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商业外摆、商业促销的举措,提出将在一些重点商圈周边人行道设置一些临时快递、外卖停车区域,及对首次在人行道临时停车被电子监控探头记录,经手机短信等形式提醒后10分钟内驶离的,免于处罚。

“在具体管理工作中,我们还积极变‘刚性执法’为‘柔性监管’,推进首违不罚和包容审慎监管,积极构建法治营商暖环境。”金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综合执法一处处长刘晓菁说。

放宽外摆带来的管理理念变化还有不少。在永康市,当地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积极迭代“智慧城管”应用模块,探索临时摊位预约、登记等功能,通过定时、定点、总量控制等方式,实现摊位余量实时线上查看等功能,提升执法效能。

在义乌市,当地综合行政执法部门通过建立“商户自治+部门监管+执法联动”机制,规范商业综合体外摆经营和摊点管理,探索解决市容管理方面难题。

“外摆”百花齐放,背后连着大民生

小小摊点和外摆服务,背后连着大民生。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激活外摆经济、优化消费环境,浙江多地是“走新”又走心。

近日,武义县创新推出的便民型、潮汐型等6种临时摊位,成为金华其他县(市、区)争相学习的对象。

“扫一扫二维码,付20元可以用这个摊位了。”3月27日下午,在武义古城步行街街口,23岁的欧阳莉站在一个伞状、古色古香的“创业型临时摊位”前,吆喝着自己做的冰糕和现磨咖啡。她表示,天气好时,一下午能卖两三百元钱。

“卖菜赚的钱,平时贴补家用是足够了。”几乎每隔一天,家住武义城市花园小区的顾大妈,都要将自家种的但一家人又吃不完的新鲜蔬菜,拿到街面上售卖。

因随地兜售,以前经常要被赶。如今,武义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在该小区边上设置了12个“便民型临时摊位”,每天上午6点到9点,下午4点到6点,居民都可以拿着自产自销的蔬菜到摊位上售卖。“这既解决了部分老年居民‘买菜难’问题,也为我们找到了一条新生计。”顾大妈说。

“小小摊位,不仅服务民生,也带动就业。”武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朱方炜说,截至目前,他们的6种临时摊位,悄无声息地嵌入到城市大街小巷,已累计带动就业创业1300余人次。

武义县古城步行街上,一字排开、整齐干净的创业型临时摊位。潮新闻记者 吴馥梅 摄

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等景点,还通过开放“手推外摆促销车”等方式,将更多的杭州元素植入其中,让外摆充满乡土味。

“无论是回应民生需求,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细化管理水平,还是提供低成本的就业机会,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放宽外摆,本质上都是围绕人来做服务。”汤海孺说,杭州等地通过放宽外摆,“摆”出城市烟火气,“摆”出风景线,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包容性。

“在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全方位扩大内需,大力提振消费’背景下,各地在保证市容环境的前提下松绑外摆,对于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促进创业就业、打造城市品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盘和林表示。

记者查询资料发现,今年来,江苏等地也纷纷出台政策,放宽店外促销和外摆经营,以满足社会需求。

“开放外摆、重启路边摊,并不意味着‘地摊经济’的低层次回归,而是对新经济形态融入城市肌理的一种新探索和尝试。”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研究员杨志文说,在移动网络发达的今天,虚拟空间的便利,并未消解人们对真实场景的向往。浓郁的城市烟火气,已成为吸引人们走出家门、感受城市多元业态的“利器”。他表示,从全省多地陆续出台和不断迭代的“外摆”政策可以看出,这几年,各地城市管理部门正通过精细化管理手段,不断满足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杭州“外摆新政”2.0版实施后,吴山广场完成了一次新迭代,并吸引了更多充满数字科技、市井烟火气、沉浸式文旅及原创品牌的潮店落地。如今,这里也成了杭州最火的“网红打卡地”之一。

夜幕降临,走在广场石板路上,看着人们一边吃着带有麦香与炭火气息的路边烤饼,一边欣赏AR技术投影出的宋韵水墨画,一幅历史名城烟火人间的美好画卷,深深印在了记者脑海中。

潮新闻 执笔 钱关键 吴馥梅 责任编辑:刘睿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