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医务人员展示儿童用磁悬浮双心室辅助装置。
4月15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对外宣布,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团队,近期将历时3年自主研发的儿童用磁悬浮双心室辅助装置,成功植入一名7岁终末期心衰患儿体内。患儿在“人工心”辅助下,心肺功能平稳恢复。
团队历经多轮理论推演与实验验证,将装置迭代至第三代磁悬浮技术,重量压缩至45克,泵体直径缩至2.9厘米。据介绍,该装置在性能上有三重突破:能耗降低,电池续航长;稳定性更强,能满足患者紧急转运等需求;转速更精准,为1500-3600转/分钟。还可根据患儿实时循环支持需求进行调节,避免过度泵血导致功能损伤。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3月30日,医务人员在为患儿植入磁悬浮心室辅助装置。
新华社发(赵炯摄)
4月14日,医务人员为术后的患儿查体。
新华社发(刘坤维摄)
3月30日,医务人员将人工血管与磁悬浮心室辅助装置泵体进行连接。
4月14日拍摄的儿童用磁悬浮双心室辅助装置。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