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专题报告丨烧碱的成本分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08:01:00    

来源:盛达期货

摘要

烧碱是我国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成本对于价格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在我国,不同地区的烧碱成本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由原料、能源以及人工等多方面共同影响的。我国烧碱的生产成本竞争力排序为西北> 西南(丰水期)> 华北> 华东 ≈ 华南。

山东作为我国最大的烧碱生产省份,其成本对于价格有着较大的参考意义。在上市前,成本对于价格的支撑并不明显,而随着烧碱在2023年9月上市之后,成本的支撑变得更为明显。

一、烧碱成本的具体分析

1.烧碱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

①电力成本:我国制备烧碱主要工艺为离子膜电解法,电解法制烧碱电耗约2400度-2600度,占总成本约50%-60%,电价差异对成本影响最大。

②原盐价格:是烧碱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原料,沿海地区依赖进口盐,内陆多用井矿盐或湖盐,因此一般西北内陆地区的原盐成本低于沿海地区。

③氯碱平衡:1吨烧碱副产0.886吨液氯,液氯需求影响烧碱副产物消化能力,当液氯需求不佳时,价格可能会低至负数,会提升烧碱的成本。

④环保政策:华东地区有着较为严格的环保政策,严格地区需增加废水、废气的处理投入。

2.我国各地区的烧碱成本差异

①华北地区(山东、河北等)

华北是我国烧碱产能最为集中的地区,我国大部分烧碱产能都集中在此区域。华北地区因氯碱配套装置较为完善,有着较为丰富的液氯下游产业,对于液氯的消化能力较强,因此在大部分时间内,液氯的利润能降低烧碱的部分生产成本,且华北地区盐资源较为丰富,不仅有着充足的海盐资源,当价格合适时,也可利用进口的原盐,(到厂价约300-500元/吨)。但是华北地区的电力成本较高,因为环保等政策的限制,大部分生产企业依赖于电网供电,电力成本大约在0.6-0.7元/度,且环保治理成本较为高昂,因此成本在2000-2300元/吨,属于中等的成本地区。

图表1.山东原盐价格(数据来源:钢联、Wind、盛达研究院)

图表2.山东液氯价格(数据来源:钢联、Wind、盛达研究院)

图表3.山东烧碱生产成本(数据来源:钢联、Wind、盛达研究院)

②西北地区(新疆、内蒙古等)

西北作为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地区(如新疆),煤炭价格较低。而西北地区的大部分氯碱企业都有自备的电厂,其电力成本远远低于其他地区,电价平均再0.3元/度以下,烧碱的成本甚至能低至1500元/吨,是我国烧碱平均生产成本最低的地区。但是该地区由于交通运输问题,其运费大约在500-800元/吨左右,且液氯的处理较为困难,一般用于配套制作PVC,部分利润要用于弥补PVC行业的亏损。

图表4.西北原盐价格(数据来源:钢联、Wind、盛达研究院)

图表5.西北烧碱生产成本(数据来源:钢联、Wind、盛达研究院)

③华东地区(江苏、浙江等)

华东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烧碱生产地,其优势在于烧碱下游集中,如印染纺织、粘胶企业等,且临近港口,出口运输较为便利,是运输费用最低的区域。但是由于华东地区能源价格较高,电费在0.6-0.7元/度,且与华北地区类似,面临着环保政策的压力,治理成本较为高昂,且液氯深加工产业成本较高,因此生产成本是我国最高的区域,高达2300-2600元/吨。

图表6.华东原盐价格(数据来源:钢联、Wind、盛达研究院)

④西南地区(四川、重庆等)

西南地区是我国水电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在丰水季节其电力成本能与西北地区持平甚至更低,在0.3元/度左右,在枯水季时,电力成本较高,甚至会与华东华北地区电价持平,因此本地区的烧碱生产成本季节性波动较为明显,另一方面,因为四川等地大多采用天然气制盐,原盐成本较为低廉,因此整体成本在2000-2500元/吨左右,是我国烧碱成本波动最大的区域。

⑤华南地区(福建、广东等)

华南地区是我国烧碱生产成本最高的地区,原盐主要采用进口盐,成本较为高昂,电力成本在0.6-0.8元/吨,其生产成本在2600-2800元/吨左右。由于广西氧化铝产能较为丰富,因此华南地区的烧碱消化能力较强,运费较为低廉。

整体上看,我国烧碱的生产成本竞争力排序为西北> 西南(丰水期)> 华北> 华东 ≈ 华南。

3.未来成本趋势

因西北地区的成本较为低廉,预计在低成本驱动下,烧碱生产企业生产重心可能向新疆、内蒙古转移

而华东、华南地区的成本较高,为了降低成本,大概率将方向转向投入高附加值氯产品(如环氧氯丙烷)以对冲成本劣势。

内蒙古、宁夏等地因为有着较为丰富的绿色资源(如风能等),或将发展绿色能源产业,进一步降低电力成本,扩大烧碱的成本优势。

二、 烧碱成本的历史回顾

山东是我国烧碱产能第一大省,因此成本回顾以山东地区的成本为参考。

图表7.山东烧碱生产成本(数据来源:钢联、Wind、盛达研究院)

烧碱从2019年至今,成本走势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9-2020年,成本相对稳定。此阶段电力成本较低,煤炭价格平稳,工业电价无大幅波动。原盐价格稳定:国内原盐供应充足,价格维持在200-300元/吨。

第二阶段:2021年,成本暴涨。此阶段在海外能源危机,国内能耗双控的影响下,电力成本飙升,直接导致烧碱生产成本大幅上行。另一方,原盐因极端天气减产,价格上涨15%-25%。

第三阶段:2022年,成本回落,但仍高于2020年。此阶段受到煤炭保供政策的影响,电力成本回落,但整体价格仍高于之前。另一方面由于原盐需求较好,价格仍维持在高位。

第四阶段:2023年至今,成本再次回落。此阶段因能源价格再次回落,叠加原盐供应提升价格下行,整体成本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

三、成本对于烧碱价格的影响

图表8.山东烧碱成本与价格对比(数据来源:钢联、Wind、盛达研究院)

1.上市之前生产成本与烧碱价格的分析

我国烧碱生产工艺主要是离子膜法,装置启停较为方便,所以一般情况下,烧碱的供需矛盾调节较快,很难出现长时间的高利润区间,而在2019年至上市之前,烧碱行业有过两次较长时间的盈利时间段。

2019年,烧碱供应端受到“蓝天保卫战”等环保政策影响,部分落后产能出清或开工受到一定限制,整体供应收紧;反观需求端,最大下游氧化铝(约占30%)开工情况良好,全年产量增速达到了5%以上。在供应下滑需求增加的情况下,烧碱价格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另一方面,因为2019年原盐产量较高,供应较为充足,导致了原盐价格下行,烧碱整体成本重心下移,全年成本区间仅在1050-1400元/吨左右。因此2019年全年烧碱利润均处于较高水平。

2022年前三季度,烧碱供应端较为稳定,而需求端整体表现亮眼。海外方面,因欧洲能源危机,天然气价格暴涨。俄乌冲突后,欧洲天然气(TTF基准)价格飙升至300欧元/MWh以上,较2021年涨幅超过1000%。高价能源导致欧洲氯碱厂大规模停产,欧洲烧碱产能(占全球约15%)降负荷50%+,市场缺口转向中国,2022年我国烧碱出口总量达到了300万吨以上,较2019年增加了60%以上,FOB价格更是飙升到600美元/吨,较2019年增加了100%。国内方面,非铝下游需求稳定,而氧化铝因其主要下游电解铝需求较好,全年保持较高开工,对于烧碱的需求增加了5%以上,进一步加剧了供应偏紧的情况,烧碱价格一度飙升至3800元/吨。而成本端因国内煤炭保供稳价,电价较2021年大幅回落,跌幅达25%左右,国内烧碱成本大幅下降,2022年前三季度成本区间2350-3200元/吨左右。 因此2022年前三季度烧碱行业有着较好的利润 。

2.上市后生产成本与烧碱价格分析

2023年9月15日起,烧碱正式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在烧碱上市之后,其金融属性加强,价格波动增加。而其成本对于价格的支撑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强 。

2023年国内煤炭保供政策推进,火电价格趋稳;同时可再生能源(如光伏、风电)占比提升,电力市场结构性优化,电价大幅波动的风险进一步下降。原盐因国内产量增加,对于海外进口盐的依存度下降,使得盐价趋于稳定。因此,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烧碱的生产成本波动开始收窄,长时间维持在2100-2300元/吨的区间内。

烧碱属于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新增产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在2023年后国内烧碱产能增速放缓。需求端非铝方面,造纸、纺织、化工(如环氧丙烷、粘胶短纤)等行业需求回暖,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纺织业订单转移至中国,间接刺激烧碱消费;新能源方面,锂电产业链(如氢氧化锂生产)对高纯度烧碱的需求增长,进一步增加烧碱的整体需求;氧化铝方面,2023年以来,国内电解铝需求旺盛(新能源车、光伏铝框架等),大幅带动氧化铝产量增长,对于原料烧碱的需求大幅增加。在供应增长受限,需求大幅扩张的格局下,烧碱行业从2023年以来整体供需一直处于偏紧状态。因此,从2023年下半年以来,烧碱长期处于盈利状态。

而在2024年1月与4月曾经有过两次短暂价格跌至成本线的情况。供应端,因为2023年底至2024年初,国内部分烧碱新增产能投产(如山东、内蒙古等主产区),叠加前期检修装置复产,供应量显著增加;而需求端非铝在过年前后的补库需求不及预期,整体需求较弱,现货价格大幅下跌至成本线2200元/吨附近,但却未跌破成本线,且后续氧化铝开工好转,价格大幅回升,因此,在成本线附近有着较强的支撑。

4.结论

成本是烧碱重要的下边际参考,山东作为我国最大的烧碱产区,其成本更是给了烧碱价较为有力的支撑。在没有极端供需矛盾出现的情况下,烧碱价格将维持在山东烧碱成本线上方运行。

作者:谭睿

作者从业资格证:F03096596

作者交易咨询证:Z0020227

审核:金叶城

(转自:盛达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