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什么是童话故事的特点(给孩子讲童话故事我们需要知道这些)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9 08:50:09    

《丑小鸭》告诉我们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努力奋斗,是金子总会发光。

现实是

丑小鸭的父母本来就是白天鹅。无论丑小鸭在哪里成长,奋斗还是躺平,光彩的未来都早已注定。


《海的女儿》歌颂小人鱼对爱情和理想的执着追求。

现实是

小人鱼为了只见过一次的男人,就放弃自己的美妙声音和寿命,乃至最后牺牲生命。妥妥的价值扭曲,贬低女性。


《灰姑娘》让我们要勇敢自信,善良坚强,把握人生中的机会。

但它自带负面元素

I:女孩们嫁入富贵人家的执念

II:典型的一见钟情式的西方童话爱情

III:灰姑娘巨婴式的上位之路



不胜枚举。。。



既然如此,孩子们真的需要童话吗?



让我们看看童话故事的基本特征

  • 丰富夸张、天马行空的想象
  • 拟人的手法: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甚至家具玩具,都会说话,都有感情
  • 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

孩子在幼年时期,会乐于接受童话里的奇幻形象。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们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就会把真实生活和虚幻故事分开。我们当然也没有见过哪个孩子因为童话故事而产生认知错乱。

因此童话是否现实,实际上不是问题

但价值取向,却是一个实际的问题

因此对宝爸宝妈来说,问题只有一个:

选择合适的童话故事


选择需谨慎


1、涉及爱情的童话,其实并不适合低龄孩子

I:尤其是王子公主式的童话,不适合讲给女孩子听。

II:她们不是只能年轻美丽柔善可欺,也不是只有嫁给王子这一种结局。

2、英雄主义色彩,斗奸除恶的童话,也需要正确的引导

及时提醒孩子,童话人物的超能力是虚假的,不能模仿。

3、低龄儿童接受能力有限

  • 2~3岁:适合阅读篇幅短小、情节简单的童话
  • 4~5岁:情节可稍复杂,但主题应充满快乐,不会感到有压力或烦恼
  • 5~6岁:阅读范围更广泛,可尝试主角遭遇挑战、遇到困难

4、不盲目追求西方经典

I:西方经典童话作为世界文学宝库的一部分,确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都适用当代中国婴幼儿启蒙教育。

II:童话故事反映西方文化特有的历史、宗教、社会习俗和价值观,这些往往与中国的文化背景存在显著差异。直接用于中国婴幼儿的启蒙教育,可能会让孩子在认知上产生困惑和歪曲。


童话故事的益处


抛开上面说的所有问题,我们依然要看到童话故事的真正意义。

  • 道德教育:专业培养孩子诚实、勇敢、善良、尊重的品质
  • 培养创造力:随故事情节主动想象,开发脑筋
  • 培养语言能力:帮助孩子扩大词汇,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 培养阅读习惯:引起阅读兴趣,继而培养成主动习惯
  • 亲子互动:既增进感情,也是家庭引导的极好方式


所以,童话还是要讲下去的,启蒙读物的意义值得被反复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