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鸭》告诉我们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努力奋斗,是金子总会发光。
现实是
丑小鸭的父母本来就是白天鹅。无论丑小鸭在哪里成长,奋斗还是躺平,光彩的未来都早已注定。
《海的女儿》歌颂小人鱼对爱情和理想的执着追求。
现实是
小人鱼为了只见过一次的男人,就放弃自己的美妙声音和寿命,乃至最后牺牲生命。妥妥的价值扭曲,贬低女性。
《灰姑娘》让我们要勇敢自信,善良坚强,把握人生中的机会。
但它自带负面元素
I:女孩们嫁入富贵人家的执念
II:典型的一见钟情式的西方童话爱情
III:灰姑娘巨婴式的上位之路
不胜枚举。。。
既然如此,孩子们真的需要童话吗?
让我们看看童话故事的基本特征
孩子在幼年时期,会乐于接受童话里的奇幻形象。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们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就会把真实生活和虚幻故事分开。我们当然也没有见过哪个孩子因为童话故事而产生认知错乱。
因此童话是否现实,实际上不是问题
但价值取向,却是一个实际的问题
因此对宝爸宝妈来说,问题只有一个:
选择合适的童话故事
1、涉及爱情的童话,其实并不适合低龄孩子
I:尤其是王子公主式的童话,不适合讲给女孩子听。
II:她们不是只能年轻美丽柔善可欺,也不是只有嫁给王子这一种结局。
2、英雄主义色彩,斗奸除恶的童话,也需要正确的引导
及时提醒孩子,童话人物的超能力是虚假的,不能模仿。
3、低龄儿童接受能力有限
4、不盲目追求西方经典
I:西方经典童话作为世界文学宝库的一部分,确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都适用当代中国婴幼儿启蒙教育。
II:童话故事反映西方文化特有的历史、宗教、社会习俗和价值观,这些往往与中国的文化背景存在显著差异。直接用于中国婴幼儿的启蒙教育,可能会让孩子在认知上产生困惑和歪曲。
抛开上面说的所有问题,我们依然要看到童话故事的真正意义。
所以,童话还是要讲下去的,启蒙读物的意义值得被反复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