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特有的生理决定了体能发展的特点,同时也决定了动作发展特点,因此以发展体能为主要目的体能练习也必然不同于其他阶段的体能练习
幼儿体能训练的方法主要包括:练习动作及其组合方式;运动负荷及其变化方式;过程安排及变化方式;环境安排及其变化方式等四大要素。
练习动作及其组合方式主要是指:幼儿为完成具体练习任务而进行的身体动作以及各个动作之间的固定或变异组合方式。
运动负荷及其变化方式主要是指:身体练习时对幼儿所施加的刺激及其在强度,量度方面的变化形式。过程安排及其变化方式主要是指:对练习过程的时间,人员的组织,练习的步骤等因素的安排及其变化形式。
环境安排及其变化方式主要是指:练习气氛、场地器材设施等因素及其变化方式,体适能训练中这些因素的不同组合及其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多种练习方法。
对幼儿期体适能训练方法进行分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体适能训练方法,了解体适能练习方法的特点,根据幼儿期体适能概念结合体适能训练方法的构成要素,从以下4个维度对练习方法分类。
第一,根据练习动作类型分为走的练习方法,跑的练习方法,跳的练习方法,攀爬的练习方法,钻的练习方法,平衡的练习方法等;
第二,根据运动负荷大小分为小负荷练习法,中等负荷练习法,大负荷练习法等;
第三,根据体适能训练的内容分为力量练习法,速度练习法,耐力练习法,平衡练习法,柔韧练习法以及灵敏协调练习法等;
第四,根据具体操作手段,分为重复练习法,间歇练习法,变换练习法,循环练习法,完整练习法,比赛练习法,持续练习法,分解练习法。
(一)速度素质练习法
速度是人体或身体的某一部位快速运动的能力,是人体运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速度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三种。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器官快速应答的能力。动作速度是指人体快速完成某一动作的能力。位移速度是指人体在单位时间内快速移动的能力。其中动作速度寓于具体的动作中,直接受到力量、柔韧、灵敏等其他素质发展水平的制约;而位移速度的快慢不仅和动作技术水平有关,也和力量、柔韧、速度耐力以及灵敏协调性的发展紧密相连,因此幼儿期应重点发展反应速度,其次为动作速度,最后是位移速度。
(二)灵敏素质练习法
灵敏素质是指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幼儿能够迅速、准确、协调的改变身体运动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以适应变换的环境的能力。灵敏素质是建立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协调性、节奏感等多种素质和技能之上。协调能力是指在进行身体运动过程中,调节与综合身体各个部分动作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集速度、平衡、柔韧等多种身体素质为一体,是身体从事运动时与运动技巧有关的体能,人们一般习惯把灵敏与协调统称为一个素质--灵敏协调素质。
(三)平衡练习法
平衡素质是运动神经的基础,是幼儿维持正确身体姿势的前提之一,大肌肉活动几乎都是在保持身体平衡的状态下进行。在开始特定的体育运动之前,幼儿期间平衡感的训练尤为重要。
(四)力量练习法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在肌肉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力量大小与骨骼肌的特点有关,包括肌肉的生理横断面,肌纤维类型,肌肉代谢能力,肌肉初长度等等。肌肉生理横断面是指一块肌肉中所有肌纤维横断面积之和。肌肉生理横断面越大,肌肉力量就越大,肌纤维按照收缩特性可分为快肌和慢肌。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而且产生的张力也大,而慢机纤维收缩速度慢,产生的张力也小,肌糖元贮存量越多,肌肉收缩力量就越大,在一定范围内肌肉的初长度越长,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就越大。力量素质是一切素质的基础,人体所有素质在一定程度上都取决于力量素质的发展。虽然力量素质发展与成人力量素质的发展有很大的不同,但力量训练的方法基本是一致的。
(五)柔韧练习法
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在完成动作过程中关节所表现出来的活动幅度,其反映了与关节相关的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和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力。
(六)耐力练习法
大家很容易理解,耐力指的是身体机能连续长时间工作的能力,集体连续工作会产生疲劳感,而幼儿克服疲劳的能力反映了其耐力水平的高低。
耐力被区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有氧耐力指的是身体机能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的耐力水平,一般强度不是很高的运动,单位时间氧气的消耗量,心肺系统来得及输送,即为有氧状态。有氧耐力练习的目的在于提高幼儿机体输送氧气的能力,而无氧耐力是指幼儿机体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能坚持较长时间工作的能力,当幼儿从事剧烈运动时,氧消耗超过了氧摄取水平即为无氧状态。
总体而言,耐力与体能的关系比其他素质显得更为密切,从动作的能量供应方式来看,任何行为都离不开有氧和无氧代谢。幼儿是无氧耐力先发展,但幼儿期却是以有氧耐力练习为主。
(七)幼儿期体适能训练方法设计原理
由于身体素质的各个练习方法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应用的范围,又有各自的局限性,即使是同一项目,不同对象运动强度也不同,所反映的能力和素质也不同,因此老师必须坚持全面发展体能的基本原则,注重各练习方法之间的有机结合。体能的综合性、层次性和迁移性为科学的搭配体能练习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