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壶口瀑布简介内容(壶口瀑布地区名胜古迹)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12 08:35:47    

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吉县境内晋陕峡谷之中,总面积约60平方千米。黄河壶口瀑布声如雷鸣,气势壮观,它以排山倒海的独特雄姿著称于世,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也是伟大中华民族的象征。

壶口瀑布水势汹涌,涛声震天,景色壮丽,是黄河最壮观的一段,也是国内外罕见的瀑布奇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佳句,勾画出了大河奔流的壮观景象。不观壶口大瀑布,难识黄河真面目,壶口瀑布这颗黄河上的璀灿明珠,正以它巨龙般的姿态奔腾、咆哮着

瀑布

滔滔黄河水从千米河床排山倒海似的推来,骤然归于二三十米的“龙槽”,倾注如壶口,形成极为壮观的“壶口瀑布”。《书·禹贡》曰:“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壶口即因此而得名。

壶口瀑布,落差约30米,宽度最大时可达1000多米,滚滚洪流,到这里急速收敛,注入深潭,声似雷鸣,数千米外可闻;水波急溅,激起百丈水柱,形成腾腾雾气,真有惊涛拍岸、浊浪排空、倒卷西半天烟云之势。夏秋之季,彩虹贯于晴空,分外秀丽,其声、其势、其景,壮、秀、奇,使人不能不为之陶醉

千年壶口

壶口瀑布不仅有“水中冒烟”奇景,更有“旱地行船”之说。上游船只到此,必须离水登陆,经人抬或车运绕过壶口(即所谓“旱地行船”)方可入水续航,千百年来,概莫能变。“旱天惊雷”旋流激荡,吼声似雷,如万鼓齐鸣,惊心动魄。“十里龙槽”水切石穿,瀑布后移,谷中之谷,夹岸幽深,如黄龙蜿蜒奔腾,实乃地质奇观。而“飞鸟难渡关”之说是因为迎风展翅的飞鸟,因为瀑布呼啸四震,水雾迷漫,惊吓得也欲飞不过。此外还有“清代长城”、“牛马王庙”等人文景观。这些神话、趣闻与景点紧紧联在一起,使壶口瀑布更加瑰丽动人

壶口冬日

严冬至孟春,河水涸竭,秒流量150~300立方米,冰封河面,安祥如眠。往日排山倒海的河道顿失滔滔,拥堵的冰块冻结连成一片,几乎将河道漫平。壶口两岸大大小小的子瀑布也在寒冬中定格,冰雪相映,玉壁珠帘,瀑布挂满冰凌,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仍在咆哮的主瀑布从两岸形状各异的冰凌、层层叠叠的冰块中飞流直下,形成了一动一静的鲜明对比,使冬日的壶口别具魅力。

地质公园

2001年12月22日,壶口瀑布被确定为我国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之一,由此,它也成为山西省首家国家地质公园。自然景观之奇美、地质遗迹之丰富、文化历史之悠久、人文风情之独特,使其既具有大气磅礴、美中称奇的旅游价值,又是黄河演变进程的一本历史教科书,并成为研究河流地质作用的天然实验室。在这里,河谷地貌有:壶口瀑布、槽谷、河心岛、涡穴、水蚀凹痕、侧蚀洞穴、陡壁跌水、漏斗、差异冲蚀等现象;河蚀地貌有:悬谷、支流谷底冲沟、潜蚀线沟;重力侵蚀地貌有:滑坡、崩塌、泻溜、方山地貌。其他类型的地层剖面、虫迹化石、植物化石、节理、龟裂纹、侵蚀台地、沉积构造等地质遗迹更是稀有的地质研究素材。

彩虹映瀑

金秋雨季,千溪万壑之水汇聚,河水秒流量增加到3000立方米以上,主、副瀑布连成一片,洪波怒号,气贯长虹,呈现“天开一堑势雄豪”的壮丽景象。一支支水柱又化作细小的水珠,遂又形成迷蒙的白雾。水雾在阳光辐射下,出现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彩虹,形成“彩桥通天”奇观。巨大而壮美的彩虹映着壶口的瀑流,着实让人惊讶万分。明诗人张应寿有“水底有龙掀巨浪,岸旁无雨挂长虹”的诗句赞

镇流孟门

壶口瀑布往南不远处,便是龙门之上口——孟门。河水冲出龙槽豁然开阔,水面渐宽处,一块巨礁屹立河心,俯视如门,侧看如舟,仰视如山,实则是黄河中的一个小岛。它雄踞中流,划开河水,那就是传说中“山石为禹所凿”的孟门山。相传大禹治水时,先在这里凿开了第一个阻挡洪水的“龙门”暗洞,故此就叫它“孟门”。那孟门巨石之上,至今赫然镌有“卧镇狂流”四个一米见方的朱红大字。河水下落时,这四个字便能露出水面,供游人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