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全称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通过安装在挡风玻璃上的车载电子标签(OBU)和路侧单元(RSU)之间的微波近场通信(DSRC),当车辆经过车道,路侧单元捕捉电子标签。实现车辆识别、数据交互,从车载单元绑定的卡片账户上扣减车辆通行费用的后台结算,从而达到车辆通过路桥收费站不需停车而能交纳路桥费的目的。
ETC按照应用领域的不同,产品可细分为高速公路ETC、多车道自由流ETC和智能停车场ETC。
中国ETC行业发展至今,共有四个阶段性里程碑,均对行业发展影响深远,分别是:
(1)1998年,交通部组织交通公路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对不停车收费系统展开研究;
(2)2007年,高速公路收费通行标准正式确立京津冀、长三角区域率先建立ETC示范工程;
(3)2014年,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开展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联网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15年底,基本实现全国ETC联网。
(4)2021年,交通运输部在《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构建新型融合基础设施网络的目标,进一步推广ETC系统,并推动新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的融合发展,以提高交通效率和服务水平。
传统的人工缴费方式,需要排队等候,节假日、周末的时候最为明显。
不同地区和不同运营商的ETC系统能够互联互通,方便用户跨区域使用。
ETC系统不稳定性、不可靠性,误收费和漏收费的情况时有发生。
一体式 ETC 如何临时关闭,川藏线托运新能源汽车的时候不关闭 ETC,会扣通行费。
账务安全问题。存在盗刷 ETC 卡的情况。
隐私安全问题:ETC 收费会监控车辆出现的位置、时间等信息。有泄露个人隐私风险。
通行受车道限制,不能自由变更车道。
1)智能收费,提高通行效率:
车辆可以在不停车的情况下通过收费站,大大提高了交通效率和通行速度。缩短、避免了收费站前因停车收费而排队的过程,减少了延误和拥挤;减少站前的车辆变道,提高行车安全性和驾驶舒适感觉。
2)智能收费,降低车辆道路运行成本:
减少人的等待成本、车辆等待的油耗、增加收费人员的工资、车道拦阻的建设维护成本。
1)交通流量监测与管理:
时间、地点、车辆类型等信息。这些数据可以用于监测交通流量,分析交通状况,帮助交通管理部门实时了解道路使用情况,并做出相应的交通管理决策,例如调整信号灯时序、优化路线规划等。
2)行车数据采集与分析:
ETC系统也可以用于采集车辆的行车数据,例如车速、行驶距离、行驶时间等信息。这些数据可以被用于交通安全监控和事故分析,帮助预防交通事故和优化道路安全设施的布局。
3)智慧交通:
车辆通行数据、交通监控视频、交通信号控制数据等,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全面的交通信息服务。
ETC卡分别有卡制作、一次发行(省中心)、二次发行(网点)、用户使用四个阶段。
而OBU有ESAM(模块厂家)、ITS中心、OBU厂家、中心一发(省中心)、网点二发、安装激活、用户使用7个阶段,至于每个阶段代表含义。
ETC 开卡流程:申请,审核,制卡,激活等。
通行记账业务流程:通行、流水下发、流水分类、流水代扣、资金划拨、资金结算、付费。
ETC 退货流程:申请、受理、预注销设备、预注销卡、注销设备、注销卡、解绑 ETC 和银行卡。
换货=退货+新装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