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金川县是哪个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金川县)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9 08:20:24    

玄奇万城是玄奇打造的大型连载图上万城介绍,介绍全国2千余县的地理历史、文化沿革、旅游资源。

金川县总括:

金川县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大渡河上游。金川县因境内河流大金川(大渡河上游)得名,而大金川因沿河诸山有金矿得名,辖区面积5550平方公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为58068人。历史上金川县因清乾隆年间改土归流爆发的大小金川战役而闻名。

金川县在四川省和阿坝州的位置

金川县标准地图

金川县历史:

隋朝,设金川县。

唐朝,置羁縻金川州。

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改土归流,设屯治理。乾隆四十四年 (1779年),改阿尔古屯置,属美诺厅。

民国二十四年前(1935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在绥靖建立了“格勒德沙中央政府及各级苏维埃政权”,并成立了中共大金省委,下辖丹巴、小金、马尔康、绰斯甲等。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置靖化县,取“安靖归化”之意,蕴含着对这一地区和平安定的希望。

1950年,解放后,仍置靖化县。

1953年,隶属四川省藏族自治州,更名为大金川县。

1959年6月,将大金川与绰斯甲县的观音桥、周山两区合并并更名为金川县。

金川县地图

金川县风景名胜:

*广法寺,曾被列为清代四大皇庙之一的广法寺,它位于金川县南,安宁乡末末扎境内。该寺前身名雍忠寺,“雍忠”意为吉祥神,由本教八个派列中的雍志本得名,为黑教寺院。乾隆四十一年帑银重修,赐名广法寺。御书“正教恒宣”扁额,悬于殿堂,广法寺建筑雕塑正殿西南而立,纯金屋顶映日生辉,前后四门有四座藏经塔,寺内钟鼓齐鸣,诵经朗朗,聚僧曾达2000 余众。

广法寺

*观音桥风景区,属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西北高原腹地,总面积达300余平方公里,最高海拔达5300米。这里汇聚了藏地圣庙、高山草地、高原湖泊、高山峡谷、高原彩林五大类景观、36个景点。2012年,观音桥风景区已成功申报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观音庙是观音桥旅游景区的核心景区之一,因寺内供奉着四臂观音而得名,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传说公元7世纪时,人们在地下发现了一尊天然形成的、长有四个手臂的观音状器物。人们坚信这是天然形成的神物,故称其为天成观音,并建庙供奉。

观音桥

清平大小金川之战:

是乾隆朝平定四川大小金川叛乱,维护西南边疆稳定的两次大规模战役。同时也位列乾隆帝的“十全武功”之二。

乾隆初,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夺取小金川泽旺印信,又攻明正土司(今康定)。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帝派张广泗和庆复进讨,后派遣讷亲到四川督师,但清军久而无功,川陕总督张广泗被清廷处死,乾隆帝改派岳钟琪为总兵,讨伐金川。乾隆十四年(1749年),莎罗奔请降,大金川事件初告平息。

以后,大小金川之间常有冲突。到18世纪60年代,金川局势再度紧张。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清廷派四川总督阿尔泰联合九家土司会攻大金川,小金川土司僧格桑(泽旺子)却与大金川土司索诺木(莎罗奔侄孙)联合反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清军败绩,清廷又将阿尔泰革职,派温福入川督师,向金川进兵,第二次金川之役由此开始。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温福战死,清廷又派阿桂为将军,增兵金川。经多次血战,清军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初取胜。历时五年、死伤逾万人、耗银7000万两的第二次金川之役至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