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1日 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刑法》、《中华民国刑事诉讼法》。
同日 蒋介石在杭州宣布1935年为“新生活运动年”。
同日 中共中央在猴场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会后,红一方面军3 万余人抢渡乌江。
6日 胡适在香港接受香港大学名誉博士学位,是日在港侨中学讲演《新文化运动与教育问题》。
7日 中央红军攻克遵义。
8日 北平市人民捐献飞机5架以抗日救国,是日在南苑机场举行命名礼。
10日 蒋介石电令各军追堵中央红军,令四川刘湘由川南进入黔北堵截,湖南何键向黔东“追剿”,两广陈济棠、白崇禧向黔、桂边境推进,贵州薛岳及王家烈向黔北“追剿”。
同日 王新命、何炳松、陶希圣等十教授在《中国文化》杂志上联名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
15日 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纠正军事错误路线,改组中央领导机构。
16日 抚顺煤矿2300人因工人被日人凶殴罢工,日总理召矿警开枪,死86名,伤66名,捕去600 余名。
19日 日伪军进犯察哈尔省沽源县境,主力部队由大滩向沽源移动,另部由大阁镇向独石口徐进。
同日 蒋介石表示日军进攻察东系“地方事件”,应“就地解决”。
22日 热西日伪军分两路向察东大举进犯。
24日 国民党中常会议定新闻检查原则:凡对于国民党党政之设施持反对言论或涉及军事、外交之秘密,以及宣传与国民党不相容之主义者,均不得刊布。
27日 红军抗日先遣队在江西怀玉山被敌围困十余日,是日突围时方志敏被敌所俘,8月6日在南昌百花洲就义。
2月
1日 关内开始收递东北包裹、邮件。
2日 中日代表在热河省丰宁县大滩举行察东事件“和平”解决会议。
6日 财政部令海关免征土产出口税。
13日 东北电信转报局成立。
14日 蒋介石在庐山对日本《朝日新闻》记者称;“中日两国有提携必要”,“中国人民不但无排日之行为与思想,且亦无排日之必要”。
17日 蒋介石在南昌接见赣省军政长官,指示“绥靖”工作方针。
18日 长沙各界举行提倡国货运动大会。
19日 蒋介石为“新生活运动”一周年发表《敬告全国同胞书》。
20日 天津日军300余名在日租界演习巷战。
24日 中国劳动协会在沪成立。
同日 瞿秋白在福建濯田被俘。
27日 汪精卫、蒋介石联名向全国各机关、团体发布严禁排日运动命令。
28日 上海金融界决定由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筹款225万元,向汇丰交涉赎回申新七厂。
3月
1日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武昌行营成立,张学良为主任。
2日 蒋介石为“督剿”红军,整理川政,由汉口飞抵重庆。
6日 赣南中共省委书记阮啸仙在向赣粤边突围战斗中牺牲。
8日 影星阮玲玉在沪服毒自尽。
同日 立法院通过《土地法施行法》。
11日 日、苏、伪满在东京签订中东路买卖草约。
同日 外交部对日苏中东路买卖表示抗议,声明中国保留对中东路之一切权利。
12日 蒋介石发布保护孔庙令。
13日 日外务省确定“中日经济提携策大纲”。
17日 陈序经在《独立评论》142期发表《关于全盘西化答吴景超先生》一文,胡适在该刊《编辑后记》中对陈文表示支持。
20日 国民党中政会根据孔祥熙提议,通过发行金融公债1亿元。
22日 伪满“大陆科学院”成立于长春。
23日 冀省府召开黄河堵口会议,决拨3800万元汇长垣抢险。
25日 日本关东军在长春召开幕僚会议。
26日 豫鄂皖赣四省农民银行理监事联席会议决定,该行自4月1日起改称中国农民银行,以孔祥熙任理事长。
30日 沈阳兵工厂一号汽锅爆炸,炸死工人64 名。
31日 中国酒精厂在沪开办,资本为150万元。
4月
1日 蒋介石在贵阳发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同日 国民政府任蒋介石为特级上将。
2日 伪满傀儡溥仪自长春访日,27日返长春。
5日 国民政府公布《土地法施行法》。
6日 杭州钱塘江大桥正式开工兴建。
7日 江苏扬州各业因省税局强迫查帐,捕店员入狱,实行罢市。
9日 中英两国政府互换照会,同意设立“中英会勘滇缅南段界委员会”。
11日 太平洋科学协会海洋学组中国分会在南京成立,丁文江任主席。
12日 何键通令湖南各学校实行读经。
15日 国民政府派胡世泽为出席第二十届国际联合会禁烟会议代表。
19日 国民政府教育部宣布,1929~1933年,派至各国留学生人数为409人。
21日 台湾苗栗发生强烈地震,房屋绝大部分被毁,死3276人,伤 12053人。
22日 国民政府公布《学位授予法》,规定学位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23日 蒋介石调集重兵,对鄂豫陕红军发动第二次“围剿”。
5月
2日 天津日租界《国权报》社社长胡恩溥遇刺毙命。《振报》社社长白逾桓亦于3日在日租界被击毙。
4日 《新生》周刊载易水(艾寒松)之《闲话皇帝》一文,日本借此挑起事端,史称“新生事件”。
10日 王新命、何炳松、陶希圣等十教授发表《我们的总答复一关于中国本位文化建设宣言》。
13日 山东淄川鲁大公司煤矿淹井,死539名井下工人。
17日 中、日两国公使互相升格为大使。
20日 《世界文库》由上海生活书店开始出版,郑振铎任主编。
21日 伪满国务总理郑孝胥被迫辞职,张景惠继任。
24日 热河义勇军孙永勤部在遵化茅山沟遭日军围攻,孙永勤在激战中牺牲。
29日 天津日驻屯军参谋长酒井就冀东事件向何应钦提出多项要求。
31日 驻日大使蒋作宾奉令访日外相广田交涉河北问题。
6月
1日 河北省政府因日方逼迫,开始自天津迁往保定。
2日 蒋介石在成都发表《告川省绅耆书》,促“协剿”红军。
4日 行政院通过推行简体字三项办法。
5日 四名日本特务在察哈尔省张北县被扣留,旋即释放。日军借此事件逼迫察省政府于6月27日达成《秦土协定》。
10日 国民政府发布“敦睦邦交令”。
13日 于学忠第五十一军撤出华北,入陕进攻红军。
15日 何应钦由北平抵南京,向国防会议报告河北事件交涉经过。
16日 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地区举行会师大会。
18日 瞿秋白于福建长汀就义。
25日 国民政府公布修正《海关出口税则》。
27日 北平发生汉奸白坚武等制造的丰台事件。
7月
6日 何应钦转电日华北驻屯军司令梅津,全部接受日方条件,是即“何梅协定”。
10日 黄河在山东鄄城决口。
12日 立法院修正通过《出版法》,规定一切出版物须先经地方主管官署核准后始能出版。
16日 国民政府行政院通过救济水灾案。
20日 天津日军170名开榆关南大寺演习,北平日军120余名同往。
24日 中苏文化协会发起人在南京举行首次会议,徐悲鸿任主席。
25日 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开幕。
同日 中国学会在上海召开成立大会。
31日 中国救灾准备金保管委员会正式成立。
8月
1日 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
同日 全国儿童年开幕。
4日 中共中央在川北毛儿盖附近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当前形势与任务,批判张国焘的错误,重申北上抗日的方针。
8日 上海水灾义赈会成立,孔祥熙任会长。
同日 汪精卫请辞行政院长及外交部长职。
13日 蒋介石委任卫立煌为闽赣浙皖边区清剿总指挥。
15日 国民党中常会通过“严惩共党反复”案,凡共党“自首”或“自新”而复参加共产党者,一律枪决,或酌处无期徒刑。
17日 日本政府批准满铁在天津设立兴中公司。
21日 日人强占柳江煤矿。
同日 教育部公布首批324字简体字表及推行简化汉字办法。
27日 国民党中央党部、国民政府在南京联合举行孔子诞辰纪念大会。
29日 国民党绥远省各级党部因受日方压迫奉命本日起停止工作,赶办结束。
9月
1日 杭州举行全国报展。
4日 广东银行香港总行周转不灵宣告停办。
7日 中央研究院评议会在南京举行成立会。
9日 东北吉林、长春发现烈性鼠疫,是日起榆关检查旅客。
15日 张国焘在川北阿坝召开“川康省委扩大会议”,对抗中共中央北上抗日路线。
16日 全国司法会议在南京举行。
同日 《宇宙风》半月刊在沪创刊,林语堂、陶亢德主编。
20日 中国法学会成立,蒋介石为名誉理事长。
23 日 河南省府令各县切实推行保甲制度。
27日 行政院令河北省府,该省外交事件均归省府核夺办理。
10月
1日 中央信托局成立。
同日 中美成立白银买卖秘密协定。
2日 国民政府特派蒋介石兼西北“剿匪”总司令,张学良兼副司令,设司令部于西安。
4日 日阁议通过外、陆、海三相《关于对华政策方案》的决定。
5日 张国焘在川康边境绰木碉另立“伪”中央,自封“主席”。
9日 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第三届大会在百灵庙开幕。
10日 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在沪开幕。
15日 赵家璧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由上海良友图书公司陆续出版。
19日 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会师。
22日 河北发生香河事件。
26日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在沪开常会。
28日 天津新闻检查所主任王一凡等6人被日本宪兵捕去。翌日经交涉释放。
29日 天津日驻屯军司令官多田派人分访宋哲元、商震、袁良等,要求取缔民间反日抗“满”秘密团体。
11月
1日 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在南京召开,汪精卫在会上被刺。
3日 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币制改革紧急令,规定自4日起实行新货币政策。
4日 日本在华各银行会商反对中国币制改革。
10日 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在香港成立。
11日 日关东军特务机长土肥原自津到平,向宋哲元提出“华北高度自治方案”。
12日 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开幕。
13日 施敛翘在天津刺杀孙传芳,为父报仇。
16日 邹韬奋主编的《大众生活》周刊在上海创刊。
18日 北平大中学校学生联合会在中国大学召开成立大会。
23日 殷汝耕在津召集停战区各特警总队长讲话,宣布在停战地区实行自治。
24日 日本女间谍川岛芳子抵津,暗组“华北自治委员会”。
25日 河北滦榆区行政督察专员殷汝耕宣布脱离中央,在通县成立伪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
26日 国民政府明令通缉殷汝耕。
27日 天津东局子机场被日军强占。
28日 中共发表《抗日救国宣言》,提出愿意同任何政治派别、武装队伍、社会团体和国人联合抗日,组织抗日联军与国防政府,并提出十大纲领。
同日 伦敦中国艺展会开幕,展品共3000余件。
12月
1日 汪精卫电辞行政院长及外交部长职。
2日 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在南京开幕。
4日 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决议明年5月5日公布《宪法》草案,
12日 召开国民大会。
6日 美国国务卿赫尔发表文告,声明美国对于华北自治运动不能熟视无睹,提请各国尊重《九国公约》。
9 日 北平爆发“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
同日 吴玉章等主编的《救国时报》在法国巴黎创刊。
12日 上海文化界马相伯、沈钧儒、周建人、陶行知、邹韬奋、章乃器等283人联名发表《上海文化界救国运动宣言》。
17~25日 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举行政治局会议。
18日 冀察政务委员会在北平正式成立。
19日 教育部长王世杰发表谈话,禁止学生游行、请愿、罢课。
21日 上海市妇女救国联合会成立。
26日 平津学生联合会正式成立。
27日 上海文化界救国会正式成立。
30日 武汉40余校总罢课。